

如果说,一年前的进博会上,许多展商和嘉宾谈及浦东,最关心的还是开放了哪些领域,外资是否坚定选择浦东。仅仅过了一年,在今年11月6日的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“浦东与世界:共筑开放之路,共绘产业新图景”分论坛上,每个企业都在谈论着如何出海,如何布局本土供应链。浦东,早已不局限于“让资金流入”“让技术导入”的单向度开放,而是真正成为同时链接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开放高地。
率先抓住三个“同等重要”
在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名誉会长、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看来,浦东的自身发展叠加中国的新开放阶段,为全球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,关键在于要进一步通过合作实现共赢。
她在主旨演讲中指出,浦东应该抓住三个“同等重要”。一是同等重视出口和进口,出口支撑产业扩大规模、增加就业,进口引入技术设备、能源资源和高端消费品;二是同等重视资金的流进和流出,流进带来资金技术,对外投资扩大市场增加收益,浦东可以为资金进出的便利化做更多有益探索;三是技术引进和输出同等重要,引入提升国内技术水平和竞争力,输出获得更多技术收益,增加对外投资吸引力。
从目前的国际经贸格局来看,合作是必由之路,开放也一定是最正确的选择。纽约大学教授、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·萨金特分享了一个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小故事。他说,自己每一次参加中国的学术会议,都会“疯狂地”记笔记。“在那个时刻,我是一个知识的‘进口者’,我实实在在地受益。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支持自由贸易的原因。中国的经验实际上已经告诉世界,只有开放,才能帮助建立一个稳定的、可预期的新的秩序,让所有的人能够受益。”
近年来,中国持续释放全面扩大开放信号,浦东也始终站在国际交流的最前排。目前,浦东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制度便利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。这里实现制造业领域限制性措施“清零”,并开展了增值电信、细胞和基因治疗等服务业开放试点。资金流动、货物流动、数据流动方面都有新的便利化举措。制度型开放方面,浦东已总体达到CPTPP和DEPA正文条款的开放水平。
努力成为入境第一站、出海桥头堡
记者从会上获悉,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预计明年将启用。到那时,0.88平方公里范围内,将货物流动的便利化延伸到自然人流动,从浦东机场出来,允许免签入区停留30天,无需出关,可以进行商务洽谈、离岸研发、展览培训等,并配备了酒店、免税店、医疗、国际互联网等服务设施。2026年3月,国际电子消费展和中国对外投资大会就将在先行启动区举办。
消息一出,会上不少企业都感到无比振奋。霍尼韦尔大中华区总裁余锋表示:“我们是上海市首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,2004年,我们在浦东设立中国研发中心,并持续加大投入。如今,中国已成为霍尼韦尔全球最重要的战略市场、研发中心和创新制造基地之一,期待更多的开放举措带来更深入的国际合作往来。”
外面的人要方便进来,国内的企业也要方便出去。余锋说,目前霍尼韦尔已有不少成功案例,帮助中国企业走进拉美、中东、欧洲、东南亚和非洲,范围涵盖智慧城市、绿色制造、数字工厂等。“未来,我们也希望继续充分利用中国总部和海外公司的资源,依托全球供应链布局和市场经验,赋能中国的合作伙伴。”
为了服务企业走出去,浦东也正在打造“出海企业集聚区”,为出海企业提供从初期市场调研,到落地后项目对接,再到持续运营支持等一站式、全流程海外服务,降低企业出海风险与成本。目前,该区域已经汇集80余家专业服务机构,建成了覆盖欧美、亚太、中东等区域的270余个全球站点。
供应链日益本土化,“中国服务中国”成态势
目前全球供应链布局已经从最初的“China for Global”(中国服务全球)进入到“Global for Global,China for China”(全球服务全球、中国服务中国)的阶段。互动讨论环节,安永大中华区业务主管合伙人毕舜杰透露了他的观察。他说,“我们发现,这两年本土化与协作创新需求显著提升。”
例如,ABB集团就在上海落地了超级工厂。ABB集团高级副总裁、机器人中国区总裁韩晨介绍,工厂是中国战略的核心载体,同时,公司还在浦东落地全球研发中心,与多家本土头部客户协同研发。
记者了解到,去年一年,ABB的AI战略显著提速,机器人拧螺丝的成功率已从原先的20%左右提升到几乎100%。为此,ABB专门制定“在中国,为中国”的AI战略,计划推动更多技术和产品在中国开发并落地。
意大利家族企业凯斯帕最专业的股票配资公司,2007年在浦东成立凯斯帕液压(上海)有限公司。如今,凯斯帕已发展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液压系统领域的重要供应商。总裁兼总经理、韩国区总裁戴伟德表示,公司有全球生产网络,但在华发展期间,还在不断完善全环节覆盖的价值链,目的就是深度服务本土重点客户,实现供应链韧性增强,并提升竞争力。他说:“中国已成为产品创新的重要试验场,本土成功经验正逐步推广至全球,未来计划进一步拓展中国基地职能,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同。”
易云达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